机房建设管线、设备的定位和标高交叉现在机房空调工程设计图纸基本上采用cad绘制,安装专业设计虽然在绘制施工图前就对管道和设备的标高进行了初步规划,但在施工图出图前往往没有进行详细的校对,经常造成各专业施工图中管线标高、定位交叉严重,给工程质量管理、协调造成很大困难。吊顶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管截面高度方向的尺寸,风管走线不宜太长,否则施工难度大,其他管线也难布置。如某商场安防大的风管截面积为2400mm×500mm,风管截面积大,机房必然大,机房大则噪声也大,回风组织困难。假如风管走线短,选择风机功率就可以小些,这时可选用卧式机组挂装,机房设置就比较灵活。另外,吊顶内的风管敷设还应做到:建筑专业设计应对其它专业走管要求全面了解,以便合理确定层高和布置管线
机房建设目标设置要对工作项目衡量标准达成措施、完成期限以及资源进行说明。模棱两可的目标无法在干系人与成员之间有效传递,不明确的目标也常常导致团队在运维&管理实施过程当中安防失方向很多管理者认为自己的目标实现了,可是领导还是觉得距目标实现有一定距离这就是领导与团队对目标认知产生的分歧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一名合格的数据中心运维经理工作中应该对于团队管理人员制定一个明确的年度目标,严格要求,分解细化,落实到人权责分明;工作中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对于工作中的大意和疏忽应立即采取管理措施制止,防微杜渐;管理中,由于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人员压力长时间的积累,如果无法有效的释放,将会严重影响管理和值班人员的心理,对于管理来说就会积累形成一个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因此数据中心运维经理也需扮演一个人员“心理保姆”的角色,关注人员心理因素的表观现象,及时采取沟通或其他措施调整。
机房建设系统具备开放性、可扩性、兼容性和协调性。我们的系统具备较强的开放性,能随时适应对系统的扩容要求,系统具备较强的兼容性和协调性,能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系统必须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系统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的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自检功能,能够避免操作人员误操作等引起系统工作不正常现象的发生。5.合理的性能价格比。在系统设计时,从实际出发,在有限的价格下,追求安防的性能。我们的系统采用嵌入式系统,以带软件的监控主机为核心,辅于传感器,组建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系统用内部局域网通信和管理,更稳定更安全。采用tcp/ip方式,对监控机房的动力设备、机房环境、安全保卫消防、视频图像等信息实施统一平台下的监控。数据中心机房是整个通讯工程的核心,机房内的环境及机电设备务必時刻正常运行,因而执行一套健全的机房环境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对于确保机房系统的安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机房环境温湿度监控系统的要求及标准:机房分为a、b、c、d等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机房,正常温、湿度范围和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都不一样。那麼,机房温湿度监控系统的标准也不同。1、a类机房正常温、湿度范围:温度10~25℃,湿度40~70%; 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温度10~26℃,湿度40~752、b类机房正常温、湿度范围:温度10~28℃,湿度30~70%; 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温度5~28℃,湿度30~80%3、c类机房正常温、湿度范围:温度10~30℃,湿度30~75%; 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温度5~30℃,湿度20~80%4、d类机房正常温、湿度范围:温度5~33℃,湿度20%~80%; 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温度0~35℃,湿度15%~85%注:可接受的温、湿度范围就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4小时之内),容许设备在小于或高过正常温、湿度范围的条件下工作的温、湿度范围。数据机房的温湿度标准是考量机房自然环境优劣的关键要素之一
机房建设尽量根据风量变化改变管道截面尺寸以便于装潢,可局部提高吊顶高度;送回风管应设在同一平面内。当布置回风管困难时,可利用吊顶内空间代替回风管。应对建筑物内各种管线进行管线工程综合设计,复杂的建筑应提供管线综合大样图综上所述,建筑吊顶高度的提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针对以上问题,应进行管路综合设计,所谓管线综合设计就是将建筑内各项管线工程统一安排以便于发现各项管线工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会同有关单位商讨解决,使各项管线在建筑空间上占有合理的位置为管线工程的施工运行使用、维修管理创造条件,根据管道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建筑物中的管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中水管道:包括中水收集及中水供应;燃气管道:有气体燃料、液体燃料之分;给水管道包括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生产用水等机房建设外包公司。